数字化政府建设 须破障碍、补短板、强基础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日期:[2021-11-26]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放管服”改革,我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取得长足进展,“不见面审批”“掌上办”逐渐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共享和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公平竞争,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并着重部署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六大举措。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虽取得长足发展,但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分散、标准规范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备等问题突出。加快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须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强化网络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应用效率和监管水平。
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应联尽联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构建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打破地方、部门信息孤岛,实现应联尽联、信息共享。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统一的网络体系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没有一体化的网络平台和体系,数字政府的功能就很难发挥出来。
汪玉凯表示,强化数字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丰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就是针对目前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分散、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的目标。
“建设数字经济和数字政府的过程中,数据如何形成良好的匹配方式、实现共享和高效配置很关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要素配置有三个方式,一是公开,二是共享,三是交易。政府掌握的公共数据,从理论上来讲是不能用于交易的,应该公开、共享,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欧阳日辉还表示,目前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平台,把控着自己的数据,且很难共享和公开。所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数字政府建设六大举措,第一条就是要打破信息孤岛。“这里面至少包含两层含义。”欧阳日辉说,第一层含义就是打破政府平行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孤岛;第二层含义就是政府和社会有效的数据,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公开给社会使用,特别是给企业使用,使其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或生产要素。
应着力提升应用效率和治理水平
此次会议还着重提出,深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推动政务数据按政务公开规则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等机制,提升食品药品、农产品、特种装备等的协同监管能力。
“针对当前政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和短板问题,此次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着力去解决。”汪玉凯说,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度较低、部门各自为政是堵点和痛点,数字应用效率和监管水平不高是短板。
汪玉凯认为,深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等领域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升数字政务资源的应用效率和监管水平,也是民众所期盼的。比如,卫生医疗领域百姓诉求大,百姓若能在网上挂号、远程诊断,能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破解。又比如,通过大数据系统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进行溯源,可以进行责任追踪。把新技术、大数据运用到国家公共领域和习惯性领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下一步如何提升数字化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汪玉凯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方面下大功夫,提高数字治理能力,包括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二要通过数字化、政务信息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促进体制和机制变革,打破现有框框条条,使数字政府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三要加大数字化的法治保障体制和数字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很关键,提供服务必须有标准可依,若没有标准,就难以实现全国一网通服务。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放管服”改革,我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取得长足进展,“不见面审批”“掌上办”逐渐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共享和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公平竞争,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并着重部署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六大举措。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虽取得长足发展,但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分散、标准规范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备等问题突出。加快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须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强化网络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应用效率和监管水平。
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应联尽联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构建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打破地方、部门信息孤岛,实现应联尽联、信息共享。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统一的网络体系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没有一体化的网络平台和体系,数字政府的功能就很难发挥出来。
汪玉凯表示,强化数字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丰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就是针对目前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分散、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的目标。
“建设数字经济和数字政府的过程中,数据如何形成良好的匹配方式、实现共享和高效配置很关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要素配置有三个方式,一是公开,二是共享,三是交易。政府掌握的公共数据,从理论上来讲是不能用于交易的,应该公开、共享,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欧阳日辉还表示,目前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平台,把控着自己的数据,且很难共享和公开。所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数字政府建设六大举措,第一条就是要打破信息孤岛。“这里面至少包含两层含义。”欧阳日辉说,第一层含义就是打破政府平行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孤岛;第二层含义就是政府和社会有效的数据,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公开给社会使用,特别是给企业使用,使其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或生产要素。
应着力提升应用效率和治理水平
此次会议还着重提出,深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推动政务数据按政务公开规则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等机制,提升食品药品、农产品、特种装备等的协同监管能力。
“针对当前政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和短板问题,此次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着力去解决。”汪玉凯说,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度较低、部门各自为政是堵点和痛点,数字应用效率和监管水平不高是短板。
汪玉凯认为,深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等领域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升数字政务资源的应用效率和监管水平,也是民众所期盼的。比如,卫生医疗领域百姓诉求大,百姓若能在网上挂号、远程诊断,能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破解。又比如,通过大数据系统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进行溯源,可以进行责任追踪。把新技术、大数据运用到国家公共领域和习惯性领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下一步如何提升数字化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汪玉凯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方面下大功夫,提高数字治理能力,包括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二要通过数字化、政务信息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促进体制和机制变革,打破现有框框条条,使数字政府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三要加大数字化的法治保障体制和数字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很关键,提供服务必须有标准可依,若没有标准,就难以实现全国一网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