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保天和!

今天:2024年03月29日

咨询热线:010 - 84264757

首页
专项服务
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政策规范
专家视角

我司通过各种资源,力邀行业内的权威专家对时代热点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站在信息行业的制高点,描绘行业的宏伟蓝图,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专家的视角,用事实说话,力求前瞻性和权威性,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我们

首页 >政策规范

0

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和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来源:     日期:[2016-12-21]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与传统的经济模式融合渗透,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企业应积极把握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互联网+”带来的新契机,积极拥抱互联网,与互联网新业态融合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互联网新业态的引导和规范,为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新业态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互联网新业态倒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业态是由技术、需求、规则等多方面突破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全新产业价值链,是产品生产和存在形式的崭新体现。从历史上每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演变过程看,新业态和新模式是技术革命引发新产业革命的重要传导机制。
当前,“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所带来的系统突破和产业创新持续推进,产生了一批如众包、电子商务、 O2O等新模式、新业态,为工业企业集聚生产要素、扩展和细分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持。基于互联网构建的全球化的平台生态系统,已经颠覆或正在变革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物流服务业等传统业态,并加速推动汽车、家电等传统工业领域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知名企业、上市公司不断涌现。如小米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评估价值已达400亿美元,实现了爆炸性增长。
(一)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发展带动信息消费迅猛增长,成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引擎。新业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破原先产业链及价值链,产生新的经济环节和市场活动方式,实现资源高效优化组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互联网公司乐视推出自有电视品牌,标志着互联网模式正式杀入电视领域;爱奇艺携手彩电巨头TCL联合推出智能电视TV+,实现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家电业联姻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2015年我国互联网服务收入将突破8500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电子商务发展最为迅猛,2014年电子商务企业数是2012年的近三倍,电子商务销售额两年内累计增加了228.85%,预计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会向15万亿大关发起冲击。同时,互联网对信息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工信部、发改委等权威部门预测,“十二五”后三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底,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二)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发展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价值提升,成为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的应用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模式、新途径,推动市场需求从产品导向向“产品+服务”导向转变,市场交易从临时交易向长期稳定交易转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被大幅压缩甚至取消,可变成本趋近于零,产业层次和产业附加值得到提升。“互联网+传统产业”衍生出越来越多高附加值的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模式日益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工程机械、汽车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领军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加速转型,通过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在线诊断等新业态,努力保持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高端位置。
(三)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积极拥抱互联网是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当前,美国造业振兴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其本质都是着力打造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制造业竞争的新优势,抢占全球制造业竞争制高点,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工业门类齐全,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信息化和互联网融合深度不够、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应顺应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应用大国和制造大国的优势,积极谋求发展模式的创新,推进“互联网+”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二、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新业态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是同步的,加之互联网经济的杠杆因素,是足以支撑中国制造业继续高速前行。然而,传统制造业未能很好的与互联网新业态相融合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制造业尚未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和灵活的体制机制,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把握仍然欠缺。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互联网新业态的规范和各项法规制度建设滞后。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传统制造业受重资产拖累,转型缓慢。近年来,传统商贸企业、大型渠道商、快速消费品企业等纷纷向互联网转型,推动了网络零售业快速发展,传统企业已成为互联网生态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传统制造业体量较大,资产较重,在微创新和重组式创新方面不具优势,而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周期长,风险大,导致制造企业在面临产业变革和创新时,无法及时面向市场提供灵活的产品开发或服务模式,丧失许多转型和创新的机会。而互联网公司一般具有灵活的机制和轻资产,这使得他们能够对消费者的需要产生快速的反应,并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互联网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与制造业“嫁接”,即互联网企业很容易就找到与之配套的制造业,而制造业的互联网化或找到与之匹配的互联网公司步履维艰。
(二)传统制造企业对“互联网+”认识仍存在误区。现实中,一些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的阶段,有的企业认为其只是一种信息化的工具,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不大;有的企业认为互联网仅是营销渠道,认为其进行网店营销、微信营销就是拥抱了互联网;还有企业认为互联网是虚拟的,泡沫成分较大。这些认识误区与对互联网近年来出现的颠覆式创新认识不足有关。互联网新业态对传统企业已经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企业应该顺应趋势,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积极融合其中。
(三)互联网新业态市场竞争秩序仍需完善。互联网企业站在风口,可以较容易在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融资。目前有些公司,以互联网创新之名,低于成本定价,在市场进行产品倾销,或者采取用户补贴等方式来换取用户数量,以期在资本市场提升估值。这类行为颠覆了现有价格体系,挤压传统行业利润空间,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并有可能引发网络经济泡沫。
(四)互联网新业态的管理模式和法律法规仍较为滞后。一是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手段不适应新业态的发展。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支付结算、海关商检等环节都提出了新需求,但现行的政府服务与管理方式滞后,使其只能游走在“灰色地带”,行业发展面临极大束缚,阻碍了互联网新业态下企业的跨界创新。二是法律法规和相应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一方面已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全适用于新兴领域。如近两年腾讯与360的诉讼案反映出我国《反垄断法》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诸多新兴领域出现立法或制度空白。如电子商务领域,网络售假、网络欺诈、侵犯用户隐私等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大挑战。传统监管模式遭遇挑战,而新的管理模式和行业秩序又没有形成,这使得传统领域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时往往与监管部门先行规章产生一系列矛盾。
三、引导和监管并存,培育融合发展良好环境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潜力,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从根本上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和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特点仍未改变。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当推动传统制造业积极转型,打破阻碍产业创新发展的障碍和壁垒,构建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一)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更好融入互联网时代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创新模式必须与互联网进行深入融合,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的技术作为创新的有力工具,同时在思维模式上予以重构。
一是树立信息资源观。把信息资源放到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其它财富创造要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信息资源作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来源,将信息资源的收集、占有、控制、分配能力作为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需要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这是企业生存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树立万众创新观。鼓励人人作为主体参与创新活动,不断完善创新的网络化平台,建立健全万众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企业结合自身的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优势,改革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开放技术、开发、营销、推广等资源,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鼓励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创业基地等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鼓励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以及各类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发展,打造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创业创新载体。
三是树立企业生态观。目前企业的竞争力已从单一技术和产品竞争转向平台和“产品+内容+服务”的生态系统竞争,产业链整合能力成为竞争关键。传统企业应把握“互联网+”下产业融合趋势,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围绕产业链促进融合配套发展,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无缝对接,以互联网技术创新业务协作流程模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树立产业融合观。产品服务系统持续不断地挑战制造与服务非此即彼的传统逻辑,以及基于这一逻辑的统计体系,我们要越来越清醒地看到传统的三次产业统计在刻画产业发展规律方面的局限性,用融合的产业发展观重新审视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二)加快互联网新业态相关立法和监管制度的制定
互联网企业的网络性、双边性、创新性、动态性特点,使互联网企业的相关市场界定和支配地位认定不能照搬传统企业的认定方法和认定因素。
一是尽快调整完善不适应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和管理的现行法规及政策规定。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经验,通过地方的立法形式确认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地位,为企业的创新和社会资本的投入提供稳定的预期。一方面加快推动制定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专项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配套规则,相关政府部门应当严格互联网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秩序执法,加强对互联网公司的规范和管理,处罚一批以低价倾销、高价用户补贴等明显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不法企业,保证上下游产业公司处于公平的市场地位。
二是加强政府监管,维持公平的竞争环境来促进企业良性竞争。通过政策壁垒遏制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使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在进入行业的过程中被行业标准和规范淘汰掉,通过适当提高行业标准,加强行业标准的监管,推动行业整体向着高质量、高技术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以“宽容失误、鼓励创新”为导向对待“互联网+”中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现象,推动监管方式从具体事项的细则式管理转变为事先设立安全阀及红线的触发式管理,为尚未触及国家经济社会安全阀门底线的互联网创新行为预留更多发展空间。去除不必要的审查、考核、许可、申请、备案、资质,避免出现各种冗余机构造成的“玻璃门”和“弹簧门”。
(三)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为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和互联网加速融合,按照现有的分工,不同的职责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但各部门之间对互联网应用的理解和取向、技术路线、行业标准方面有所差异,各自自成体系,缺乏互联互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成为一种常态。
一是打造国家产业治理新型能力。这一能力将内嵌在国家竞争体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新型能力包括:一是适应性制度的创新能力,重要性不在于构建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制度,而在于这种适应性制度形成的效率以及自调整自反馈机制,构建一个制度激励—技术扩散—社会转型的良性自激励机制;二是复杂经济的管理驾驭能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需要实现从科层管理、部门管理向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的转变,把信息流从纵向为主转为向横向、纵向并行的网络结构方向发展;三是“产业公地”的培育能力,培育一种持续提升区域竞争力优势的“产业公地”。
二是构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系统是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应加快发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着力推进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开放和共享。在国家层面上,适应跨区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国家创新平台发展趋势,探索国家、企业、院所、中介在交叉融合领域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新机制建立一批跨领域、协同化的产业创新机制。
三是支持产业联盟创新发展。产业联盟正在成为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的主导力量,成为主导产业竞争格局的新主体。从工业4.0平台、工业互联网联盟等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看到,产业的生态系统化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形成一批全球性的、超大规模产业联盟,要围绕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以推动技术合作、标准普及、市场拓展、产业整合等重点,支持各种类型的产业联盟创新发展。
四是创新财税支持。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探索推动符合条件的跨界、融合、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享受软件产业税收优惠等政策。从金融财税等多方面入手,加强支持力度,为传统企业向新业态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各地应根据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创新新业态行业准入制度,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到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及相关孵化基地中去,建议各级财政部门成立专门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企业。
互联网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制造业既带来了挑战,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传统制造业需要在已有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的技术与理念,对自身的创新模式进行重构,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建议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法规的建设和监管,合理引导规范并支持互联网新业态的有序发展,为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新业态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访问统计: 12230 人次